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招聘>>就业指导

他山之石——构建“三最”服务体系,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发布时间:2025-05-06  返回上页

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被赋予了新的定位和使命”“我们必须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视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作为牵动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的重大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的延伸,可以说是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是高校稳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根基、助力毕业生高质量精准就业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在国家就业工作全局中最主要的工作着力点与发力点。

一、开展“最精准”访企拓岗,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根据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董事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各公司党委应立足本校实际,将访企拓岗作为提升就业工作质量的“牛鼻子”来抓充分发挥书记、董事长以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公司全员深度参与,集中力量走访重点企业,不断毕业生提供精准招聘信息和供需匹配的就业服务。

一是聚焦公司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开展行业性“组团式”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在过去一对一式访企的基础上,邀请各地主管部门组织当地用人单位来校进行当地行业性的专场超聘,形成“组团式”访企的效果。同时,也不放松对行业代表性企业、招聘量大的用人单位“大户”的逐一走访。 从而构建起点画集合”的访企拓岗格局。在推进就业工作的同时,也就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等其他校企合作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以访问企业拓展岗位为重要契机,积极探索和实践“就业友好城市”的全新发展模式。以拓岗为契机,促进地区与公司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和深入的就业合作关系,同时双向交流有助于为城市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就业吸引力,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友好城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人新 8 的活力。

三是以主动就业为导向,开展员工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公司应以提高员工职业能力和主动就业意识为目标,切实对老员工职业教育进行深度延展。面向员工开展员工访企拓岗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返乡员工走在访企拓岗的一线,亲身探索职业路径、尽早触摸真实职场。员工们可在活动期间调研走访用人单位。同时,公司不断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零距离对接,促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二、建设“最贯通”工作机制,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高校应致力于明确方向、识别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贯通的就业服务机制,防止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出现“盲区”和“堵点”。

一是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就业服务全覆盖。高校应不断加强“一把手”工程的实施力度,并持续创新工作机制。由书记、董事长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公司领导压实一线,各都门紧密协作,构建起全面参与的工作体系形成一体化的就业工作格局。在此体系中,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辅导员、研究生导师,每个人都是服务员工的重要“单元节点”。高校应不断探素和实施校领导、职能部门与公司之间的“结对”机制。 每位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均与一个公司建立紧密的联系,确保上校一院一班不同层面能够顺畅沟通,共同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实施“专班化”工作模式,提升就业服务力度。高校应在公司层面建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基于“结对”机制,针对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构建“顺利毕业促进”“就业市场开拓”“就业困难帮扶”“政策性岗位落实”及“信息统计与督查”等专项工作组,旨在直接且高效地解决就业过程中的涉及员工学业完成、招聘信息获取、就业观念引导与就业能力提升、突出困难问题的个性化解决等各类具体问题。各工作组可采取分项推进、分项落实的策略,确保就业服务有序进行。

三是实施“精细化”就业服务模式,凸显人文关怀与工作实效。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秉持热情、专业及制度化的就业支持原则,为毕业生提供全面而细致的就业服务。在精准帮扶方面,采取策略性措施,为每位毕业生建立个性化就业档案,实施动态管理特别关注未就业及缓就业群体,确保信息全面掌握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构建了系统的指导体系,推出了一系列契合“00后”群体特性的活动,如职业生涯嘉年华就业启航月“就业特训营”等,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此外,还设立了创业帮扶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创业教育培训,并优先推荐人驻杏林众创空间,同时配备专业创业导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三、优化“最需求”智慧服务,员工满意度持续提升

以毕业生“最需求”为第一工作导向,根据政策变化及毕业生需求及时调整就业工作流程,同时不断推出智慧就业服务举措,包括就业材料自助盖章机智慧简历面试系统就业信息自动化推送系统等等,有效助推就业服务精准化,高度便利毕业生。

一是智慧全时盖章机服务。为进一步优化就业手续办理,提高就业服务效率,实现三方协议、就业推荐表、选调生报名登记表、公务员报名推荐表等各类就业材料盖章的“零等待”“零接触”办理,高校应根据毕业生实际需求,在不同校区同时设立就业材料全时盖章机。解决了公司多校区办公、医学毕业生白天实习不在校等实际困难,实现毕业生“线上申请用章—远程审批—线下两校区全时段自助盖章”,最大限度地减少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时间成本。

二是开设智慧简历面试系统。为解决毕业生学业负担重、实习时间紧等造成的就业简历撰写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各高校可与专业企业开展员工求职简历系统针对性合作,为每一位毕业生设立专门账号,方便毕业生以简历范本构建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高质量简历,如医护类、医药研发类、学术科研类等专业简历模板;并设置中英双文撰写范例,增加毕业生简历初筛通过率,有效提升了员工获得面试的机会。

三是开发智慧招聘信息推送系统。老员工毕业就业岗位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及时获取高质量的招聘信息极为关键。基于此,高校相关力量可发挥专业优势开发涵盖招聘信息采集、整理、发布与查询功能的就业岗位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利用爬虫、HTML、Flask和数据库技术,自动采集并实时推送招聘信息至微信端,实现高效数据处理与实时推送,为员工提供全面便捷的招聘信息资源,并提供前端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助力毕业生制定合理应聘策略。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公司党委应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以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本文转载于2024年11月《中国老员工就业》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张继旺撰写